做难事,必有收获 | 专访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苗中华

创建时间:  2021/06/10  甄杰   信息来源: 新闻中心   


苗中华,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在智能农机装备控制、自主机器人、多机协同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他曾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农业领军人才,带领团队获上海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荣誉。他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国家级课题5项,上海市科委、农委、经信委等重点项目10余项,在Automatica、中国科学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敢于挑战 超越自我

机械电子专业出身的苗中华,研究生期间从事的是导弹末制导系统仿真测试技术及装备研究。当他博士论文答辩后,偶然间在其导师的指导下接触并完成了一个智能农机装备相关的国家课题,这便开启了他在智能装备与农业机器人研究上的新征途。



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发展阶段,“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已成为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之关键。农村出身的苗中华对于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也使得他对农业机器人的研究充满了责任感和动力。他认为“国家需要就是研究方向,服务国家战略,响应时代的号召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不少人认为农业研究比较简单,没有控制精度和操作难度,但其实并不然。与工业领域的标准化和定制化不同,农业机器人工作场景的非结构化、作业对象的不确定性、运动负载的时变性、光照与遮挡的复杂性等等都是理论方法探索和技术攻关突破的难点所在。农业科技同时又是一个对成本非常敏感的行业,在方案设计和技术实现上必须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本领才行。通过项目研究,苗中华深刻体会到了“隔行如隔山”的道理,自从接触研究农业机器人并经历过前期的挫折后,他认为应该敬畏和尊重每一个研究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各自的规律和特点,这些规律和特点对其他领域的研究又具有很好的启发和相互推动作用。



谈及困难,苗中华觉得实地科研是个很大的挑战。农业机器人研究不能纸上谈兵,必须进行田间实验。他带着团队有时候去新疆,有时候去东北,一次、两次可能觉得很新鲜,但是时间长了,实地科研还是比较艰苦的劳作。在实验室里很容易开展的工作,在野外条件下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平时在实验室,220V的电和各种测试仪器可以随意使用。可是在田间,当机器出现问题时,220V的电是没办法自由使用的。还有平常实验室里,笔记本可以实现三小时的续航,但是在零下二十度左右的情况下,续航能力可能只有二十分钟,等等。苗中华曾无数次想要退出这个研究领域,但内心的不服输让他一次次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既然做了就做好,越不成功越要努力证明自己。同时他也认为,这些因素虽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推进,但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苗中华及其团队研制的系列农业机器人已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广泛应用于新疆等地区的生产实践,渐渐取得了系列优秀成果。


与时俱进 融会贯通

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必然遇到新问题。谈及上海大学医工结合的发展,苗中华认为,社会面临着重大科技问题趋向综合化、复杂化,原来单一的问题逐渐变得复杂化,单一的学科知识无法解决复杂的问题。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创新,“基础研究-技术突破-产业进步”之间的有机支撑是学科发展的使命和趋势。苗中华说道:“我们现在有个共识,仅靠农学专家做不好农业科技,仅靠医学专家也无法完美解决医疗科技问题。比如说,医院里的高端医疗设备仅靠医生是无法研究出来的;懂医学的专家不知道如何设计和控制,懂设计和控制的专家却又不知道医学所需要的是什么。”因此,他非常认同上海大学提出医工交叉的发展路线,这与传统强势医学院错位发展,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医工道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成立了交叉科学部,苗中华认为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与时俱进,融会贯通,改变目前课题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多领域复合型人才”是我们面临和必须解决的新问题。



谈到农业科技与乡村振兴,苗中华若有所思地说:现在中国的确面临农业劳动力缺少的问题。确保粮食安全,未来谁种地、怎么种地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显著的社会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行业问题,更是战略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智能化和机器人化,将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农业科技深度融合,推动农业机器人发展,这不仅是农业机器人科技革命,更是一场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变革。10年前,苗中华开始涉足棉花收获机械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他参与了中国第一台智能化采棉机的研究,并发明了智能控制系统。目前已有600多台智能采棉机在新疆地区投入使用,从耕地、播种、管理到收获全都由智能机械完成,机械化程度非常高。苗中华曾多次去过新疆地区。谈及当前个别国家造谣新疆压迫劳动的问题时,他说压迫劳动的指责毫无根据。科技进步带来美好生活,他就是新疆人民幸福生活的见证者之一。


立德树人 爱生如子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苗中华一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认为我们不仅要学习党史,更要深刻领会党的思想,把这个思想更好的转化为推动新时期中国建设的强大力量。新时期赋予党员新的使命,只有深入学习党史,领悟思想,真抓实干,才能更好地进一步指导新时期完美开局,进一步指导新时期的建设,实现国家繁荣昌盛。



2020年,苗中华被评为上海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对于这个荣誉,他说这是学生对于他的一种认可,他非常珍惜这个荣誉,同时也是激励自己的一个动力。爱生如子是他一贯秉持的教育理念。对于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苗中华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对新时期必须有正确的认识。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要把我们的命运、学习和工作放到集体团队发展之中,放到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星辰大海中去。当前国际形势严峻,我们应该更加勇敢自信,匹夫有责,担负更大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新时期需要新人才,不仅要具备爱国奉献、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大胸怀格局的高尚品质,也要同时要掌握过硬的技能本领,满腔热情的空谈远不如默默无闻的真抓实干更有用。



对于高水平大学建设,苗中华认为应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学校的发展绝不是一个人的事,每位教工和学生都是推动上海大学双一流建设早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活在当下,认真学好每门课,做好每一件小事,不要好高骛远。培养出被社会认可的高素质人才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最重要部分。另一方面对老师来说,首先应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进入新时代的快车道。其次作为师者,要重立德树人,把培养好学生放在第一位,“严管与厚爱”并重,既要让学生在校园里快乐学习,生活得如鱼得水,又要严加管教,及时敲打,严格要求。再者就是老师要敢于攻关,勇于研究新课题,勇于自我学习,不断接受挑战,不断提升自我。最后要做的是把所学的知识、眼界、技能输出给学生,成就自我价值,推动上海大学的高质量发展。



青年寄语

充分信任老师,老师的指导是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

志在高远,将个人小发展置于国家大发展之中去,不要计较个人一时得失。

做难事,必有收获。坚持、自信、勇敢,一定会有好结果。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

 

记者手记

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对于未知的挑战,苗教授向我们诠释了永不服输的信念可以克服困难。正如老师所说的“做难事,必有收获”,他用亲身经历向我们证明了“成功路上并不拥挤”。我们作为年轻一代,担负着更多的责任,对于未来,唯有勇往直前,方能成就自我,建设繁荣国家。



栏目策划:上海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记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吴凡 孙雪洁


上一条:大学生士兵、青年教师、人民武装工作者……说不完的上大缘,道不尽的军装梦!

下一条:学海无涯,苦、巧作舟!这位“很拼”的上大教授请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