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管理学院师生代表赴浙江开展红色社会实践活动

创建时间:  2021/07/14  李小玲   信息来源: 管理学院   

学习百年党史,讲好百年故事。值此喜庆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为深入学习实践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2021年7月7日至7月9日,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马亮带领学院师生代表近30人一行赴宁波市象山县、金华市义乌市、金华市金东区和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四地,重走老上海大学革命先辈们的红色足迹,将党史学习和思政教育的移动课堂开在了乡村和红色教育基地上。为期3天的红色之旅虽然短暂,但实践团紧锣密鼓地探访了红色热土,并与当地的学校、企业和党建中心进行了深入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瞻故居、访企业,学习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

7月7日,参加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全体师生于早上7:00在上海大学南门启程前往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一行人驱车五小时来到了贺威圣烈士故居学习调研。在贤庠镇党委委员包艺峰的带领和讲解下,师生们深入了解了贺威圣烈士的生平事迹,先后参观了四合院的陈列室、生活起居室和初心讲堂。最后,此次活动以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马亮在初心讲堂的一番真挚讲话而圆满结束。






通过参访,同学们都深刻感受到贺威圣烈士在那段艰难岁月中义无反顾的红色革命精神,思考在当下如何学习红色精神,发扬红色文化,承担起属于当代年轻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随后,实践团来到了殷夫故居,殷夫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之一,也是“左联”中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之一,殷夫与柔石、胡也频、冯铿和李求实被称为“左联五烈士”。故居前殷夫雕像上那坚毅的目光,展露出殷夫坚守信仰的精神风貌,那是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特有的傲骨和气魄。



殷夫故居由正屋、东西两个厢房和后花园三部分组成的,是一个三合院落。目前东西两个厢房作为殷夫的事迹陈列室来使用。东厢房三间陈列着殷夫的身世资料,摆满了殷夫生前的照片、诗文、译著和他用过的笔墨等遗物以及同时代革命者的回忆文章,详尽地展示了殷夫参加革命的事迹,细细地阅览,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扑面而来,殷夫的革命情怀跳跃在眼前。在这里,师生们深刻感受革命先烈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意志和奉献精神。



紧接着一行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宁波象山富晟置业有限公司,在徐海江总经理的带领下参观了公司并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举行了“上大-富晟城市开发与更新研究中心”授牌仪式,为未来双方进一步展开合作打下了深厚基础。





访学校、学宣言,体悟“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7月8日上午,实践团迎着朝阳到达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学习调研,得到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长樊曜的热情接待,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团委尚凤标书记、经济管理学院蒋祝仙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吴雷副院长等领导老师与实践团同学们进行了座谈交流,就党史学习教育、陈望道事迹学习等内容两校进行了深度交流并分享了各自的办学经验。在座谈会结束之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校领导带领师生们参观了美丽的校园,校园内山清水秀、干净卫生,漫步其中心旷神怡。





临近中午,一行人来到学校创意园,在这里校领导带领实践团师生们充分感受了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鲜明特色,即让学生们充分发扬创新创业精神,并培养出了一批敢闯敢拼、有真才实学的创新创业人才。最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领导与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实践团合影留念。



当天下午,师生们一同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团委书记尚风标老师和志愿者同学们的带领下来到分水塘村,瞻仰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诞生地陈望道故居,追溯红色记忆,感受革命情怀。100年前,在这里的一间小柴屋里,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这本充满蓬勃青春朝气、散发永恒真理光芒的巨著,穿越岁月的时空,照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行的路,成为中国共产党创造革命信仰的思想起点,为中国革命照亮了道路。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瞻了陈望道故居及当年他在柴房中埋头翻译的复原场景,一边认真听着讲解,一边仔细观看珍贵的革命文物、照片、文字等,了解望道先生“寻初心、践初心、守初心”的光辉一生,真切地感受“信仰的味道”“真理的味道”。陈望道先生曾任上海大学教务长,同学们此行倍感亲切。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向志愿者团队的同学就为什么会选择来陈望道故居去做志愿者讲解工作、陈望道先生对青年思想引领体现在哪些方面等问题进行采访及讨论交流,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本次参观学习亲身实地学习了经典、感悟了真理、净化了思想,不仅感受到了“真理的味道”,还感受到了“光荣的味道”“自豪的味道”。




随后,一行人冒着烈日炎炎,来到了施存统先生及夫人和施光南先生的墓前进行了悼念。源东乡党委委员、人武部长潘靓,源东乡东叶村副书记施跃钧为同学们深情讲述了施氏家人的感人事迹。




紧接着实践团来到了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馆,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行了参观。





随后实践团来到了施存统的故居。施存统曾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为社会学系学生讲授《社会思想史》《社会运动史》《社会问题》等课程。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同学们了解了先辈们的光辉事迹以及杰出贡献,感受到红色精神的伟大。





访陵园、走乡镇,感受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振兴力量

7月9日上午,实践团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樟村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并深入走访章水镇,学习调研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上海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毛杏云、海曙区副区长毛孟军、章水镇党委书记陈学芳、副书记吕大元、上海东浩兰生置业集团财务总监徐志龙、上海大学留学生服务管理中心原主任沃国成、甬尚西泠(宁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策划总监谢裕波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



首先,实践团朝着革命烈士纪念碑一路前进,路上看到了红色五角星、飘扬的红旗与名为“赤子丹心”的宏伟雕塑。之后一行人来到烈士纪念碑前,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下送上了花圈并进行了默哀,默哀结束后,大家整齐的向着烈士纪念碑三鞠躬,表达沉痛哀悼和敬仰之情。最后,马亮老师领誓,党员们在烈士纪念碑下进行宣誓,重温入党时的承诺和豪情。





紧接着,大家来到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在讲解员的叙述下,同学们认真学习记录,感受革命烈士的崇高精神。




随后实践团来到崔烈士参与筹办的章水镇崔岱村启明小学旧址,并对当地领导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近距离接触这一革命联络点来缅怀革命先烈,感受革命精神。





当天下午,跟随着当地领导的脚步,师生们走进章水镇红色党建体验中心,感悟百年党史,了解乡村振兴。随后,在章水镇陈学芳书记的主持下,各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座谈交流。毛杏云副书记向毛孟军副区长赠送了《永远的校长》,徐志龙总监向陈学芳书记赠送了书法作品,马亮副书记向陈学芳书记授牌“上海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上海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俞军备、实践团成员陈逸文同学等进行了交流发言。双方讨论了政治文化、经济科技、旅游服务、人才培养、咨询顾问等五大领域的内容,对于“庆祝建党百年,服务乡村振兴”展开了一系列讨论,今后将协同共进,研究和打造“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为期三天的红色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深受震撼,此行所获给了大家无穷的力量。

本科生辅导员王吟雪表示:“三天的实践活动,不仅是对学生一次深刻的学习教育,也是对我们老师的一次洗礼。在学习瞻仰红色革命先烈伟大事迹的同时,看到同学们的精神面貌,在这三天里逐渐发生着改变,也燃起了我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希望。上海大学作为革命红色学府的重要根据地,红色精神代代相传,上海大学青年一代的崛起,也必将带动着上海大学的崛起。这次的红色实践教育已经在管院学子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管院浓厚的红色学习教育氛围已为他们提供了一片沃土,相信他们日后必定长成一颗颗参天大树,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留学生辅导员李银表示:“走进一位位老上海大学师生的故居,探寻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我和学生一起接受着深刻的精神洗礼。在贺威圣故居,看到上海大学作为主要组织者参与五卅运动的详细描述,内心很澎湃。当学生问起‘贺威圣为什么选择了上海大学’时,我忍不住做出回答,这是源于对那段历史发自内心的敬重;越走近,越敬重。在陈望道故居,听着讲解员介绍当初早期共产党人如何探寻中国道路以及共产党宣言译本诞生的过程时,我们都觉得这些历史已经变得那么鲜活,因为已经反复学习过。

此行,还有学生带给我的感动。这几日,我们起早贪黑地战高温,衣服反复地湿透。我的留学生都和我说,和中国的革命先辈受的苦难相比,这点热不算什么,此行让他学会了守时懂得了坚持。这一路上,我的留学生一直在问我各种问题,在边走边看的过程中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我和他们讲解着‘党徽’的设计理念,结合章水镇服务乡村经济的创新举措解释着何为‘为人民服务’。这更加让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国际学生辅导员,带领我的学生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我的使命。我必须加倍学习,努力讲好中国故事!”

2020级研究生(本科生兼职辅导员)周洋表示:“重温红色故事,见证百年党史,在马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红色之旅,到了象山、海曙、义乌、金华四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访了五位烈士的故居,参观大型项目-象山万达广场,还进行城市更新研究中心和乡村振兴基地揭牌,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也展开交流座谈,互相学习交流经验,以及在四明山烈士陵园深切哀悼百位抗战烈士。在这些地方,我们重温了峥嵘历史,看到了众多文物,听见了动人的故事,收获甚多。红色之旅尽管只有短短三天,却使我们深受一次丰富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使我们真切感受到共和国江山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的建立,有无数的热血儿女铺路。此次一行是为了学习上海大学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更是为了传承上海大学之风貌,发扬上海大学之红色荣光,我们在实践中接受红色教育,也希望通过红色成果感召更多青年,我们还需继续奋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19级留学生王鸿宇表示:“在三天里,我们去了不同的城市参观了许多地方。我觉得很骄傲,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我能和中国学生一起,走进老上海大学师生的故居,去了解他们故事。 我知道了100年前的伟大的革命者是如何开始的,经历了什么样的艰苦阶段;他们是如何隐藏着开展革命的,他们试图以各种方式保护着他们要传达的信息。我们也去了几位烈士的墓地祭拜。他们不怕牺牲,英雄战斗,一切都是为了中国人的美好生活。我们也去了章水镇,了解了现在的政府是如何帮助乡村提高经济水平的。我的辅导员和我的好朋友都向我介绍了‘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的意义。我想,我现在明白了。我非常欣赏我所看到的,我所学到的,我从中受益匪浅。我希望再次有机会,了解这个国家。因为,在这次实践后,我们对许多我们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产生了好奇心和热情。”

2019级本科生陈海旭说:“为期三天的红色之旅,不仅让我缅怀了先烈伟绩,也让我更好地铭记了历史,感受了革命的气势。从贺威圣、殷夫、陈望道、施存统、施复亮、施光南的事迹中,重温峥嵘岁月,参观故居、革命烈士陵园、崔岙村启明小学旧址,感到烈士风采犹在,英雄从未远去。面对历史遗物、生活场景、老照片,比起在书上网上看到要更加深入人心、强烈震撼!深切体会到:一路上风雨兼程,一路上有很多不平凡,我们现在的繁荣昌盛是多么的来之不易,筚路蓝缕创伟业,初心不忘再出发!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019级本科生傅一鸣感慨:“我们逐渐走进烈士们生活的年代,去了解他们革命道路中的艰辛,感受他们心中的坚定与信仰。我也体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之前一直觉得这些革命烈士与我们遥不可及,但走近了才发现,他们和我们一样平凡,可以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兄长,甚至是我们的同学,但他们却甘愿为了革命牺牲自己。虽然这些革命烈士都已经离我们而去,但随着红色之旅的推进,我们甚至能够完全感同身受他们的艰苦,我也相信这些烈士们的事迹将永垂不朽,千古流传,因为‘真理的味道真的很甜’。处在国家繁荣富强一百年的时间点,希望我们也可以在同样的年纪去践行红色精神,找到我们生活的信仰,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实到行动上,带着他们心中的那团永不熄灭的星星之火继续将革命精神传承下来。”

2018级本科生游双屹说到:“中国能有今天如此伟大的成就,最大的原因就是每一代人都有人不忘初心,继承先辈的志愿。毛主席曾说过未来属于青年人;习主席也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我们青年寄予厚望。只有不负美好时代,不负青春韶华,并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这样我们才能不负人生、不负先辈们给我们开创的太平盛世。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该深挖上海大学的红色之根。只有明了过去的根源,不忘初心,才能踏好通往未来的每一步。只有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才能知道自己应该去往何方。心中有坚定不移的信仰,脚下就会有不屈不挠的力量!”

这次为期三天、前往四地的红色社会实践活动,是管理学院探索“大思政课”路径的重要行动,师生们在实践过程中,充分感受到100年前的烈士们抛头颅、撒热血为中国人民的和平未来而奋斗的不易。作为上海大学这所红色学府的学子,希望同学们将那份纯粹的初心守护好,和那些革命烈士一样真诚地、热血地、坚定地找到生活的信仰,挥舞思想的红旗,必定要秉承红色初心,把红色精神传承下去,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好青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撰稿:沈婷芝,摄影:李银等)




下一条:上海大学原创校史话剧《红色学府》在伟长楼剧场成功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