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 | 上海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暨第十届“文学之夜”活动举行

创建时间:  2021/05/02  郑丽   信息来源: 文学院   


4月30日晚,上海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暨第十届“文学之夜”活动在上海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此次活动由共青团上海大学委员会指导,上海大学文学院主办,组织人事部、宣传部、学工办(武装部)、研工部、校团委、教务部、招毕办、国际部、外联处、图书馆、基础教育集团、音乐学院等机关部处和兄弟院系给予大力支持。此次活动同步在线上开展图片直播,线上观看人数超过1.5万余人。活动以“建党百年路·青年赤子心”为主题,由文学院20级世界史硕士研究生叶章旭、文学院20级历史系本科生赵逸主持。

此次“文学之夜”特别邀请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黎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姜涛担任主讲嘉宾,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上海大学组织人事部、宣传部、学工办(武装部)、研工部、校团委、教务部、招毕办、国际部、外联处、图书馆、基础教育集团等机关部处领导,兄弟院系领导,文学院校友代表、合作单位代表,华二宝山实验学校、新杨中学师生代表以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动。

暖场



上海大学筝团的古筝表演《盛世国乐》以及“文学之夜”开篇视频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美轮美奂的视觉动画配合激荡悠扬的古筝声,传达着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歌颂。“文学之夜”的开篇视频回顾了以往九届的精彩瞬间。

开篇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致辞。她强调,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新起点,文学正焕发无限生机,中国青年应扛起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而奋斗。她指出,文学之光在上大从未熄灭,精神之火永续传承,上大文学一直演绎着与时俱进的华美乐章。在回顾“文学之夜”的精彩历程后,聂校长鼓励上大学生传承五四精神,赓续红色基因,自觉高举先辈火炬,敢担当勇创新,敞开青春的胸怀,拥抱星辰大海,心系家国天下,用文学之光,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

篇章一:忆往昔|高擎五四烽火




由主持人社带来的青年朗诵《但悲不见九州同》开启了第一篇章。激昂振奋的朗读声将青年一代对祖国统一的决心展现得淋漓尽致,勾起了全场浓浓的爱国情。接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诗人姜涛发表主题为《五四时代的新诗与新文化》的演讲。他从胡适的《谈新诗》切入,他认为,新诗以其自身形式反映五四时代精神,并以闻一多和郭沫若为例,阐述五四时代精神的特征。最后,姜涛教授留下“当下的时代精神是什么?当下的新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启发青年学子思考。

篇章二:秉信念|传承一大精神






在第二篇章中,吟诵社将历史视频与吟诵表演相结合,别具特色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使观众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随后,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黎明发表《为什么上海是党的诞生地》的主题演讲。他从区域位置、城市级别、发展水平、对外贸易、文化传媒、阶级基础等角度解释了“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的原因,并强调上海在建党历史的重要地位。最后他提到,青年学子应缅怀先烈,自觉肩负起时代使命。

篇章三:续风华|解密红色学府



在第三篇章中,青鸟剧社用话剧的形式演绎红色情景剧《信仰的力量》,他们以精彩的表演回顾了蔡和森红色革命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随后,李佳书、李阅微、孙牵夕、徐潞同学带来主题为《从弄堂大学到红色学府》的主题演讲,号召上大学子弘扬上大红色精神,传承上大红色基因,在场观众深受感染。



接着,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作《从北大到上大——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革命熔炉》主题演讲。他结合历史背景,深刻阐释了“党的组织在北大和上大的发展过程、为什么上大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革命熔炉”两个问题,并通过邓中夏等革命先烈的真实经历,鼓励青年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奋勇前进。

篇章四:嘉宾访谈|中国·文学·青年






互动交流环节,由中文系钱文亮教授担任主持人,并与三位嘉宾进行了深入的现场访谈。在提问环节,三位青年学子踊跃提问,何建明副主席分享了自己对报告文学和网络文学的看法,碎片化阅读时代,作家、传播者、读者都必须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讲好、传播好中国故事。他主张理想支撑信念,我们要付诸行动,不断战斗。张黎明院长指出,在与革命先辈及其后人的交流中,汲取到了巨大的能量,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长久地学习。姜涛老师以五四时期的学生社团为例,阐释了文学作品与时代的关系,他倡议年轻人到实践中创作文学,改造自己,帮助他人。几位嘉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而后在“文学之光”点亮仪式环节,现场气氛再次达到高潮,与会嘉宾、领导走到舞台中央,共同按下启动器,舞台瞬间被点亮。青年应向上蓬发,在坚持中创新,以青春的力量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添砖加瓦,携手奔赴美好未来!

尾声





活动最后,上海大学手语社带来了《我和我的祖国》手语表演。同学们对文学和对祖国的爱在指间跳动,有声的音乐配上无声的表演,让全场观众沉浸其中。今夜,我们相聚在此,共同回忆那段热血的五四年华,感受了文学的力量与梦想!“愿中国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今夜已止,未来不止。让我们以梦为马,逐梦前行,共擎红色文化大旗,共话红色文脉传承,共促红色文化创新,不断汲取开拓前进的强大勇气和无穷力量。

活动参与者感想:

青春心向党,筑梦新时代。在即将到来的“五四”青年节,很荣幸能够主持上海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纪念五四运动暨第十届“文学之夜”的活动。“文学之夜”作为文学院的品牌项目活动,以一种直观的方式邀请文学大家走进校园与我们青年学生互动。今年恰逢建党百年,因此本届“文学之夜”可以说是一场文学与历史碰撞的文化盛宴。作为主持人,在准备过程中,我们仔细回顾了历届“文学之夜”的精彩瞬间,感悟着那其中永不褪色的文学热情与青春活力。在主持过程中,以严谨细致的责任力求把控好整场晚会的顺利展开,当然这离不开晚会开始前各位老师对我们既严格又耐心的指导。尽管是一名主持人,但在幕后也是距离舞台最近的一名特别观众,因此也更近距离聆听三位文学名家讲述着与文学结缘的故事。当我宣布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时,我的心情也如释重负。在此还是感谢我的搭档以及现场所有演职人员对我们主持人的积极配合,才能使得晚会取得圆满成功。通过这次主持,我想到百年前五四运动的年轻人满怀激情与热血推动着文化新思潮,百年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信仰之力的探索救亡图存的中国道路。今天我们上大青年、文院学子在“文学之夜”的活动中深刻感悟中国百年前青年一代的使命与担当。我们更应向上蓬发,传承革命青年的红色理想,以青春的力量点亮新时代的文学之光。

文学院2020级历史专业硕士生 叶章旭

活动主持人


一百年的筚路蓝缕,一百年的风雨兼程。通过吟诵毛泽东不同时期的诗作,我感受到了他少年时期的壮志凌云与满志踌躇,体会到了长征结束时他的豪迈气概与乐观精神,理解了解放战争结束来临时他的不胜喜悦与激昂慷慨。同时在这三首诗歌的演绎中,那个风起云涌、暗潮涌动的时代同被大致勾勒出来。我亦能透过这些诗词本身和毛泽东的伟岸身影,窥探到革命先贤的峥嵘事迹、崇高情怀。正如诗句而言,“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无所畏惧、为了民族与国家的未来,一往无前,就是那一辈青年英贤的精神格言与真实写照。没有这样一群又一群的前辈,中国这只伤痕累累的凤凰,不可能在硝烟战火的洗礼中,涅槃而归,浴火重生,在如今的时空中跳跃着绚丽的舞姿。新的乐章依旧在不断地谱写,而新一代的青年是至关重要的乐符,我们这些乐符不但需要汲取现时代的知识与精神,获得现代感与新生感,更需要向先辈们学习,感受他们的坚决与追求,继承厚重感与红色基因色彩!

文学院2020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豆国庆

第二篇章吟诵表演者


溯源家国情怀,彰显城市品格,解密上大基因。在喜迎建党百年之际,上海大学赓续五四精神,举办文学之夜年度盛典。作为会务组成员之一,有幸见证了台前幕后的精彩瞬间:三位嘉宾各擅胜场,深情回望世纪沧桑;兄弟单位无私奉献,凝聚力量共襄盛举;演职人员心潮澎湃,赤子情怀书写担当。以文学之光,映古今之变;以古今之变,通家国之忧;以家国之忧,展学术之志。在开局之年、献礼之年、赶超之年,传承老上大精神血脉,实现新上大卓越发展。

文学院2019级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 赵长杰

活动志愿者


学院的文学之夜已然结束了,作为一个小小的场务,在听了几位老师的演讲后仍然感触颇深。我站在那里打光的时候想,文学到底可以带给我们什么呢?是初高中那些背不完的名家著篇?还是大学中常常被人认为是没有什么用的专业?我觉得都不是,文学真的能给予人人文情怀!“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我们从文学中阅览不同的人物经历,能更好地认识你自己;我们从文学中比较不同的世界文化,能找回那份属于自己的温情与舒心;我们从文学中看到和宇宙一样大的精神世界才能发现现实的局限性,进而可以知晓现代社会应该何去何从。所以不用质疑文学的合理性,他的存在像人的筋骨,支撑着一个民族的思想发展,推动着一个国家的解放与自由,填补着个人心灵的缺口。我们都应该明白文学就像是满天繁星,脚踏实地的同时也可以抬头仰望星空!今天做了文学之夜的追光者,以后仍然要做文学的追光者。

文学院2018级历史学本科生 任雨蒙

活动志愿者


非常荣幸能参加第十届文学之夜,这是我第一次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参加如此大型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欣赏到了很多精彩绝伦的节目,还聆听了我们尊敬的嘉宾对文学的看法,这更加深了我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也加深了我的爱国爱党之情,同时和同学老师们一起完成这次活动,使我非常有成就感。不仅有视觉盛宴还有精神洗礼。总之,这次活动我受益匪浅。建党百年路,青年赤子心。

文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生 郭心薇

活动志愿者


(摄影:刘菁;撰稿:韩欣欣、陈妍)


上一条: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书记与青年学子面对面”座谈会举行

下一条:党史学习教育 | 上海大学2021年“劳动周”启动暨本科生劳动育人、党员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举行